上期我们说到谢安的圆融,这期我们来说说谢安的镇定。
先问问你,遇到危险时,一般会是什么反应呢?打个比方,假设你走路走着走着,一只跟你差不多高的凶恶大犬忽然窜出来,冲你狂吼不止,露出獠牙,口水还顺着齿尖不停滴落,仿佛下一刻就要扑到你身上撕咬,这样危险的时刻,讲良心话,你会怎样?
谢安刚出山当官时就面临了类似的生死危境,是怎么回事呢?
《世说新语》记载:
桓公伏甲设馔,广延朝士,因此欲诛谢安、王坦之。
事情是这样的,谢安四十岁以前过的都是隐士生活,四十岁之后才出山入了朝廷,早在前四十年,他的声名就已经很大了,朋友圈全是有名的人物,比如王羲之。这样的人入朝廷,给当时掌握兵权的权臣桓温很大的威胁感。于是才有了这个故事的开始,桓温埋伏好甲兵,摆下宴席,请朝中的大臣都来赴宴,准备趁此杀掉谢安以及另一个大臣王坦之。
王甚遽,问谢曰:“当作何计?” 谢神意不变,谓文度曰:“ 晋祚存亡,在此一行。”相与俱前。
这两人都是聪明人,知道桓温想干什么,王坦之很害怕,问谢安:“怎么办,去也是送死,不去,这桓温要是造反了,我们也是死,你有什么办法吗?” 谢安神色不变,对王坦之说:“晋室的存亡,在此一行。” 还是决定一起赴宴。这是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啊!
王之恐状,转见于色。谢之宽容,愈表于貌。望阶趋席,方作洛生咏,讽“浩浩洪流”。桓惮其旷远,乃趣解兵。
来到宴会地点,桓温心怀异想,虎视眈眈,王坦之内心的恐惧,在脸上越发显现,他满头冷汗,不停地擦拭。谢安则沉着从容,丝毫不乱,他望着台阶,走到座位上,像洛阳书生那样,吟诵嵇康的“浩浩洪流” 诗句,那姿态让在场所有人包括桓温都深感钦佩,谢安与桓温觥筹交错,交谈甚欢,在恰当的时候,还笑嘻嘻地点破桓温的布置:“只听说安排士兵在边疆御敌,桓公怎么把他们竖在屏风后面呢?”桓温被谢安的旷达高远的气度所慑服,就急忙撤掉了伏兵。
就这样,谢安化解了一场生死危机。
王、谢旧齐名,于此始判优劣。
以前这王坦之与谢安齐名,经过此事之后,世人都说谢安更胜一筹。
可能有人说,谢安这是有准备,如果遇到像恶犬忽然跳出来那样的突发情况,他才不一定能这么镇定呢!如果你也这么想,那就继续往下看《世说新语》记录的另一个故事吧!
谢太傅盘桓东山时,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。风起浪涌,孙、王诸人色并遽,便唱使还。太傅神情方旺,吟啸不言。舟人以公貌闲意说,犹去不止。既风转急,浪猛,诸人皆喧动不坐。公徐云:“如此,将无归。” 众人即承响而回。于是审其量,足以镇安朝野。
谢太傅隐居东山时,和孙兴公等人乘船出海游玩。突然风起浪涌,船摇摇晃晃,孙绰、王羲之等人吓坏了,一脸惊慌地叫着要回去。谢安却一脸淡定,吟啸不语。船夫一看,大领导还想玩,那就继续向前划去。不久,风越发大了,浪也猛起来,船被海水拍打得左摇右晃,几乎快翻了。大海广阔无垠,人类是那么渺小,分分钟就能葬身海底。众人都怕得大声叫嚷,急得互相冲撞。太傅却一脸镇定地说道:“淡定点,各位,你们如果这样惊慌,那就回不去了。”
大家想想,如果大家乱作一团,跑来跑去,船是不是更容易翻?谢安几句话让大家冷静下来,不敢乱动,船夫便掉头返回,安然无恙地回去了。面对忽如而来的翻船危险,谢安还能如此淡定,难怪被人称为“淡定帝”。他器量如此之大,能够镇服朝廷内外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镇定的人,往往能理智冷静地分析眼前的情况,思考出相应对策,才能很好地破解各种局面。你明白了吗?只要你想,去努力,这个技能是可以锻炼的!
一代名相谢安的故事远远不是两期就能说尽的,如果你听了两期的讲述,对他有了些许兴趣,那么建议你去看看与他相关的书籍,想必会有更多的收获。